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奕含,世人的反省与心疼从不随死亡而来。你走后,你的痛苦依然没有被听见。 (第1/3页)
奕含,世人的反省与心疼从不随死亡而来。你走后,你的痛苦依然没有被听见。
Chapter1. “每检阅一个回应,晓奇就像被杀了一刀。 原来,人对他者的痛苦是毫无想象力的,一个恶俗的语境──有钱有势的男人,年轻貌美的小三,泪涟涟的老婆──把一切看成一个庸钝语境,一齣八点档,因为人不愿意承认世界上确实存在非人的痛苦,人在隐约明白的当下就会加以否认,否则人小小的和平就显得坏心了。在这个人人争著称自己为输家的年代,没有人要承认世界上有一群女孩才是真正的输家。那种小调的痛苦其实与幸福是一体两面:人人坐享小小的幸福,嘴里嚷着小小的痛苦──当赤裸裸的痛苦端到他面前,他的安乐遂显得丑陋,痛苦显得轻浮。” ——林奕含《房思琪的初恋乐园》 而那个写出这一切的你,奕含,我连读你几句摘录都深感心酸、看片段的访谈都痛得直流眼泪。 我懦弱到不敢直视你在短短二十几年人生中,用血凝成的、强颜欢笑的“乐园”。 你被抄袭的那段文字并不出名,所以我猜她应该看过你的书,至少也粗粗翻阅过。 她本应该比我更懂你。 可她把你被诱jianian、被摧毁的痛,化用成了两个男人之间拉扯的“爱情”。 她是不懂吗?还是故意欺负你不能说话了? 正如你所洞见的那般——“艺术从来就只是巧言令色而已。” 她心知肚明,并深谙此道。 “苦难是文学的温床”。 她不曾认真倾听你文字深处的呜咽与求救,不曾尝试着体会你在羞辱中挣扎的沉痛,更不屑于去触碰其背后,那属于无数女性共同背负的、被系统性地消音与伤害的集体命运。 却又忮忌你的才华,于是将你以痛苦反刍出的文字果实进行挪移,将你最私密的血泪伤疤,精巧地改制成她妆点“同性之爱”的饰品。 只需置换叙事立场、情感倾向,便能使原作中沉痛的悲剧内核被剥离、现实中尖锐的女性困境被切除。 你生前字字泣血的苦与痛,如今被驯化成服务于男人之间情欲叙事的养料。 这何尝不是一种刀刃向内的背叛,一场对女性苦难的再度征用? 而更深的无力感在于,这套被抄袭篡改后的叙事,竟能如此顺畅、如此踊跃地流入这个时代的胃囊。 为她消费的那些女人们,渴望且完全沉迷于娱乐的糖衣、逃避正视现实社会中无处不在的性别与权力困境。 她和她“代孕”出的男人们,荒谬地被无数本应最能共情你这份痛苦的女性所接纳、理解,甚至狂热追捧。 又如电影镜头下浓妆艳抹的洛丽塔——她不再是纳博科夫笔下被恋童癖侵犯的,不修边幅、干瘪矮小到有些分不清性别的孩童多洛蕾丝·海兹,反而成了某种纯欲风格的符号,被凝视,被美化,被流行。 “洛丽塔,我的生命之光,欲望之火,同时也是我的罪恶,我的灵魂。” 这明明是罪犯亨伯特的自白,却被多少人曲解为爱情宣言。 她也是这样读你的吗?也这样轻飘飘地、居高临下地,把你的呼救当成她创作的素材? 因为更多人喜欢看黑泥中开出的“恶之花”,因为流量与赞美从不由真相决定,所以她就能这样颠倒你、利用你吗? 那些人在虚构的平等与绝对的爱意中沉溺,汲取片刻的麻痹,如同饮鸩止渴。 为此,她们宁愿集体背过身去,拒绝正视自身与同类在现实世界中依然鲜血淋漓的创口。 这早已超越了简单的逃避,而是一种对自身性别阵营广泛、钝感而可悲的背叛。 可她们浑然不觉,仍旧用热情与金钱,去供养那个在本质上与自身对立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