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(一)  (第3/4页)
 他笑了,说当然记得。    “那你怎么不把我推开呢?非要抱我一下,是不是想吃我豆腐?”    他又嘿嘿笑,挠挠后脑勺的笑,憨憨的,符合长辈们说的那种老实形象。    我没再追问。    后面,在回教学楼的必经小树林里,他抱了我,不是那种普通拥抱。    我们抱了很久,但都没说话。    闻着他身上的味道,我心跳很快,偷偷睁开眼睛,能够隐约看到月光透过枝叶,洒下斑斑驳驳的影子。    在教学楼下,我要进去了,他扯住我的校服衣袖,我又站定在他面前,能够感觉到他的吞吞吐吐,最后他抬手揉了揉我的头发,让我好好学习,还让我答应他,必须考上他的母校。    如果可能,他在加拿大等我。    我记得那天的月亮很亮,我说:那你必须等我。    高三一整年,我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,也算是老天眷顾,考上了那所我梦想的大学。    很多东西都是后知后觉,那一年的日记本,我写满了他的名字、他对我的鼓励,和我想和他一样优秀的决心。    我第一时间给他打了越洋电话,但他没接。    后来我都要开学了,我们才联系上,他声音疲惫,原来,他去德国时,出了点问题。    不过他没过多说自己的事,只是在电话里替我开心,但也反复说让我变成大学生也不能放松,提前准备语言成绩之类的。    像他嘱咐那样,在大学里,我同样也很努力。    好像习惯了高三那种努力之后,我已经不会再关心那种学习之外的事了。    但,在我一点点变好之后,我们没有像我预期那样,有上什么交集。    我大三那年,他母亲过世了。    他当时好像是有个项目非常急,没来得及回国。    我读研的时候,他继父重新组建家庭了,他和他母亲的名字越来越少在我们亲戚朋友的聚会中出现。    再后来,我出国,他回国定居。    中途有一次,大概是七八年前,他给我发过信息,说是想到我们学校看看银杏,问我在不在,方不方便当个向导?    我恰好在国外,没用国内卡,很多天过后才看到这条信息,也就不了了之了。    又几年过去,他结婚了。    那天我还是在国外,没有参加。    不过听说,他也只办了几桌,请的都是最亲近的亲戚朋友,没有邀请他母亲单位以前的同事。    当然,也就没有给我父母和我,送来请帖。    我们就这样,好像在那个月光很美、承诺很美的夜晚之后,渐行渐远。    或许是因为,每个人对未来的规划总有变数,又或许是因为距离总是现实的,在通讯不比今天的年代,想要保持密切关系,并不是件容易的事。    没有刻意哪个时间点,总之,我们似乎没再见过面。    ——    今天,我爸他们单位的子弟结婚,我们这一辈去了很多人。    女方是我久未联系的发小,我有空也便去参加了。    我所在的城市,在接近一周的阴雨天后,终于转晴。    天气非常好,太阳照在身上暖烘烘的,有一种秋天特有的美。    时隔多年以后,我终于再次见到了这个,带领我认识爱情的人。    是的,至少,我是这样跟我现在的不认识你的朋友,介绍你的。    这一次,我也第一次切身体会到,小说影视作品当中所谓的“久别重逢”的难以用语言描述的滋味。    全身酥麻,有点紧张。    在酒店花园里,我爸爸先看到你们一家人,很远就在打招呼。    你胖了。    这是我的第一反应。    刚刚吃席的时候听同桌人偶然提起你,说是在某个国企干到中层了,混得不错。    但可能是人到中年,随着各种应酬增多,真的会发福。    在我记忆中,那样闪着光、在足球场上肆意挥洒汗水的青葱少年,不见了,变成了像今天这样,一个打理着柴米油盐酱醋茶、为生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