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三章-互為陰影的存在 (第2/5页)
於是她開始偷偷收藏 Secret Garden 的專輯,每晚戴著耳機聽著入睡。 17歲的年紀,她第一次想像起挪威的模樣。森林、湖泊、長夜與冰雪,彷彿那才是她真正想去的地方, 不是倫敦,不是紐約,也不是柏林。 大學時,她順理成章地考上師大音樂系,主修作曲。父母對此相當滿意,彷彿這條由他們鋪好的道路, 女兒終於如預期般穩穩踏上了。 但大學畢業後,當她提出想前往挪威攻讀碩士時,家裡第一次爆發了真正的爭執。 「妳忘了德國那位教授了嗎?我們早就幫妳聯絡好了。」父親站起來嚴肅地說。 「還有我學妹在英國皇家音樂學院當教授,妳去那邊,有人照應,不是更安心嗎?」母親跟著補充,聲音帶著焦急。 最終,她依然不顧父母的強烈反對,獨自申請了位於挪威卑爾根的葛利格音樂學院,主修電影配樂。 在那段日子裡,她一邊上課、一邊準備出國的東西:寫履歷、整理作品集、錄 demo、辦簽證, 每一步都親力親為、帶著決心。 當錄取通知寄到的那天,她一個人躲進琴房,沒有對任何人說話。她只是慢慢地彈起琴,讓那些藏在內心的聲音, 第一次以她自己的聲音響起來。那一刻,她知道,總算是靠自己的力量得到一點成就感。 不過當父母收到她的錄取通知後,家裡還是出現各種質疑的聲音。 「哪裡不選,妳偏偏選到一個快到北極、冬天黑漆漆又冷冰冰的地方去唸書?」母親皺著眉,語氣裡藏不住不安, 「那種地方,連一間像樣的中餐廳都沒有,妳這樣真的撐得住嗎?」 「北歐那邊又沒幾個台灣人,我們認識的老師、前輩通通不在那裡。」父親說話一貫理性,卻帶著無奈的火氣, 「我們的人脈資源全都在英國、德國、美國,妳就算去那邊,有問題也有熟人能照應,現在這樣,萬一出事了怎麼辦?」 「我是去唸書,又不是逃難,為什麼一定要靠人脈呢?」這是又綾第一次語氣對父母這麼衝。 父親的臉色一沉,「妳知不知道自己在說什麼?我們花了多少心力鋪這條路,妳才剛從師大畢業, 現在就要跑去那種冷門的學校?這樣怎麼對得起我們韓家?」 「妳媽的學妹在英國皇家音樂學院等著幫妳安排面試,那邊的資源、人脈、機會都不是北歐能比的。」 「那是你們認為的機會,不是我想走的路。」又綾咬著牙,聲音顫抖,卻仍努力讓自己不失控, 「而且這一次我想靠自己,我不想再走你們幫我鋪好的路。我想要的不是安全,是選擇的自由。」 母親驚愕地看著她,「可是我們是為了妳……」 「我知道,妳們一直都是為了我好。可是妳們從來都沒問過我,到底想不想成為你們心中那種“成功的音樂家”?」 客廳陷入一陣死寂。 她的聲音終於小下來,「我只是想知道,自己是不是真的喜歡創作,是不是可以靠自己的力量,做出屬於自己的東西。」 最終,父母妥協了,勉強點頭答應讓她去卑爾根。但他們也設下一條清楚的界線: 「妳可以去念,但如果無法順利畢業,就必須馬上撤退,轉去德國或英國,照原來我們幫妳鋪好的路走。」 她沉默了一下,最後點了點頭。 因為她知道,這次是為了自己而戰。她想靠自己去尋找那個,一直不敢承認的,屬於她自己的聲音。 雖然如此,但來到挪威後,生活並不如想像中浪漫。語言、氣候、文化、孤獨等等, 這些東西她都預料過,但真實面對時還是感到困難。 畢竟又綾從小就在優渥的環境裡長大,爸媽把她捧在手掌心裡呵護著,幾乎什麼都不用她cao心。 家裡的事都有爸媽或傭人幫忙處理,她只要專心把書念好、把琴練好就行了。 除此之外,就是偶爾陪著爸媽出席社交場合,露出標準的微笑,像個優雅的小名媛一樣應付各種禮貌寒暄。 現在一個人跑來挪威後,以前那些從來不用管的生活小事全都一股腦兒地砸下來,讓她得從頭開始學習。 連去趟超市都得研究半天該買什麼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